201812080232
「日本製造」怎麼了(葉柏毅專題報導) 這則專題的題目,原封不動地搬自2017年10月16號的日經新聞。當時,日本製造業界發生了兩大醜聞,一個是日產汽車被踢爆,任用沒有車檢資格的人員進行車輛檢查,另一個則是知名的神戶製鋼所,涉及大規模產品數據造假。事實上,在這之前,日本大企業的問題就已經層出不窮。2016年,鬧出問題的日本大企業,就包括了知名光學儀器公司奧林巴斯,隱瞞投資虧損,把財報灌水、三菱汽車竄改油耗測試數據,以及東芝公司浮報獲利,還有夏普經營不善,必須賣掉公司求生等等。當時,日本「東洋經濟新聞」就指出,這種種事件,都突顯了日本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,出現了重大缺失。這一系列治理缺陷,在神戶製鋼所爆發產品數據造假的大醜聞之後,人們都以為,應該是最頂點了;然而,日本企業的重重問題,不是不爆,只是時候未到。今年,也就是2018年,日本避震器大廠KYB高層在10月19號的記者會上坦承,他們為了達到日本國家標準,私自竄改避震及減震裝置檢查數據,竟然長達十五年。不僅如此,KYB社長在記者會中還證實,他們還把不符合日本國家標準的避震設備,賣到日本之外;而唯一的外銷地點,竟然「就是台灣」。這叫一向支持、相信日本製造的台灣人,情何以堪? 所以,我們還是要回到日經新聞在前年提出的那個質問,也就是「『日本製造』到底怎麼了」;並且我們可以發現,在日經新聞提出了這個質問之後,它依然存在,似乎不見任何改變。所以,日本製造業到底怎麼了? 當然,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,原因也可以有很多。在日本大企業接二連三爆出不是產品數據造假,就是財報造假之後,不少人對於「日本品牌」或是「日本製造」,逐漸失去信心。有分析就認為,可能是日本大企業由於分工過於細密,導致各事業單位的「本位主義」心態盛行;再加上揣摩上意的結果,生產單位在被逼到最後,只能以造假的方式來矇混過關;而上層的管理單位則認為,下層的製造單位應該不至於拿公司的信譽,或是本身的職務開玩笑,也就選擇相信下級單位呈上來的生產結果,於是就在這種下層能混就混,上層也習焉不察的情況下,造假的情況,於是產生。 然而,這樣的解釋,卻無法繼續回答兩個追問下去的問題,一個是:為什麼這種情況會變成大企業的普遍現象;另外一個是:這種「生產崩壞」的情況,似乎不只出現在日本大企業。曾經,德國品牌也是驕傲一時,不過,福斯汽車在2015年,也爆出排氣測試造假醜聞,這又該如何解釋呢? 或許,更根本的原因,在於二十世紀之後,「企業股票上市」的情況,讓大企業的風氣,出現了極大的變化。原本,企業在股票市場上市,是為了要募集更多的資金,擴大企業規模,除了加強企業的生產能力之外,也能夠挹注企業足夠的資金,讓企業在資金動能上,不虞匱乏。然而,當越來越多股東,入主企業之後,企業的主要目的,變得不在於追求產業的精益求精,而在如何每年都能為股東創造利潤;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少企業每年都要想方設法在產品上,推出一些華而不實的新花招,藉以推升股價,或是增加產品價格,以讓股東覺得他們的投資是有價值的。因為如果不這麼做,那麼股東就會賣掉手中的股票,也就等於放棄這家公司,那麼企業的展望就會被看壞,企業的前途也就有可能出現危險。所以,簡而言之,就是企業在為了擴大規模而在股票市場上市,原本是為了募集更多資金,讓企業能無後顧之憂地追求更好的品質與製造出更佳的產品;然而,不管是更好的產品品質,或是更多元的產品內容,都不是三天兩月就能夠變得出來的,不過企業的財報與獲利,卻是每年都要被檢視的。姑且先不論企業管理高層的操守,在企業被獲利及財報追著跑的情況下,即便能維持個一年兩年,但要長期都能維持高昂不墜的動能,除非領導階層有極強的決心,否則在現行的這種商業制度下,為了追求漂亮的數字而造假,只是早晚的事;更不用說如果再加進管理高層若是操守不佳,或是只追求個別人的利益,那麼公司管理,就會更有問題。近年來,已經有人開始在討論,公司管理高層所領的薪資,遠比生產單位高出很多,以數倍而計,是否合理;或是當經理人在好不容易爬到公司管理高層之後,只務撈一票然後走人,絲毫不顧公司長遠利益,或是永續經營,這些都是小企業變大,乃至集資上市之後,所可能出現的弊端。也就是說,股票市場之所以出現,雖然仍有其必要之處,但隨之而來的弊端,及其對產業所可能造成的扭曲病態,要如何導正,似乎還沒有引發多少人的注意;抑或是,股市早就失去了企業集資擴大的意義,而成為許多不肖份子的掏金窟,其實,可能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事。 因此,綜上所述可知,企業文化之崩壞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也不可能是單一原因所造成的,七年之病若只想求三年之艾,恐怕不切實際;然而,從德國到日本,一系列大企業崩壞的事件,恐怕確實到了提醒人們,應該要全面檢視企業經營環境與企業經營理念的時候了。
「日本製造」怎麼了
專門協助債務催討的徵信社
留言列表